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是个老大难问题。今年全国两会上,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支招,以有效缓解这一难题。
据了解,经营风险高、规模小、信用水平低、担保抵押资产少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,也是银行发展小微业务的症结所在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白象食品董事长兼CEO姚忠良指出,资金短缺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。目前,中小企业面临自身资产负债率高、财务制度不健全;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条件苛刻、贷款成本高。
姚忠良认为,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企业到银行、政府及信用机构做出相应的改变,以适应我国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。
普惠金融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抓好金融体制改革。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、下沉重心,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,防止脱实向虚。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,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,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,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,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出。
去年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对此进行解释。“从金融角度提升社会福利、增强社会保障、扶贫和保护弱势群体,向普罗大众提供更好、更便捷、更安全的金融服务,国际上的提法是普惠金融。”
2016年,银监会发文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等方式,不断改进三农金融服务体制机制。
今年初,银监会再次强调,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机制改革,继续引导和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,支持条件成熟的银行进行小微企业信贷子公司改革。
有分析认为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对普惠金融作了明确要求,这说明,普惠金融今年重点将落在支持实体经济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方面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闫冰竹表示,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可以进一步激发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热情,为小微企业、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带来新尝试,形成一批具有普惠金融特色的服务品牌。
专家表示,如果银行未来能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拓展,那么更多的科技型、制造型创业企业就能降低融资成本,解决融资难题。
然而,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,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商业可持续的问题。
为此,全国政协委员、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表示,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需要打造专门的运营机构、风控体系和操作系统,银行应加大与互联网机构合作,提升大数据风控能力。
中小银行
除了国有大型银行,中小银行也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大主力。
经过20多年的发展,中小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在经济新常态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,中小银行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困难和挑战。
为此,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闫冰竹建议,给予中小银行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差异化的政策环境,对冲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风险压力。通过充分发挥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这“两小”的创新合力,共同为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注入澎湃动力。
在给予中小银行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差异化的政策环境方面,闫冰竹认为,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——对中小银行实施差别化的存款偏离度、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,进一步扩大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化幅度;给予中小银行税收优惠政策,减免中小银行的营业税,并允许税前计提风险拨备;落实不良贷款呆账自主核销政策等。
加强政策支持
为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有专家表示,除了从银行方面发力外,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支持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 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表示,在我国经济调整过程中,中小微企业融资还比较困难,要使银行在这方面放心、积极地给小微企业融资,需要给一些政策支持。
马蔚华建议,在明确个人贷款转让政策、流程及规范制度的前提下,允许商业银行将零售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进行批量转让,加快商业银行资产价值变现,释放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空间,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。
姚忠良代表认为,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需要“内外联动”。既要通过政府来调整法律法规,建立起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改善宏观环境,又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调整贷款政策,放松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条件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昆明市长王喜良建议,应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,让民企与国企享受同等待遇;设定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年度信贷资金贷款额度及比例下限;建立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,让银行向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贷款更有信心;针对金融单位支持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的具体举措,建立相应的容错、纠错和免责机制。